孟梓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梦琪小说mengqi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d孩子,侯春与她的关系日渐缓和,但都未曾谈及重新复合的事情。这件事情,对于她和侯春来说,实在是太难。难得双方都不敢轻易开口。
卫婷儿的父母这些年,也算是看明白了。他们家这个骄傲得不得了的公主,骨子跟他们一样的传统。虽然对侯春这个蹩脚女婿还是一如既往的怠慢,但心里却已经慢慢重新开始接纳。除了工日,周末夫妻俩都把带孙儿的时光交给了这俩纠结矛盾的离婚夫妻。
卫婷儿还是那么的骄傲得像只孔雀,但到了周末,却变成了一只怯生生的小麻雀。一段重新的适应过程之后,男女之间的那点事情很快因为彼此的生理需要而再次将就在了一起,偷偷地背着儿子过起了周末夫妻生活。
向燕燕时不时地打趣她,“你这都是自己”
卫婷儿一脸的羞涩,“就呗,反正就是这么回事。你要笑话我,我也没有办法。”
向燕燕反而很欣赏她重新回归家庭之后的这种心态,“拿得起,放得下,你比我强”
向燕燕的慈善事业,让卫婷儿和余香都很是刮目相看。原以为她不过是一时兴起,没想到她一直坚持了下来。这几年里,向燕燕一个孤独的女人,带着一套莱卡相机,走遍了高海拔穷困地区,大到镇上,小到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与上百户家庭结成了帮扶关系,默默地帮着上百名穷困孩子,供他们读书。这个大山里的阿妈,早已经失去了当初那个让何大海都忍不住蠢蠢欲动的容颜,常年的强烈紫外线,过早地在她的脸上烙上了点点瘢痕。模样虽然渐老,但却越活越滋润,越活越带着成熟的母性。
她的目光里,总是充满了笑意。仿佛任何困难,都是什么难事,在她看来都带着阳光。
她的那座靠近江边的咖啡厅,挂满了孩子们带着阳光的笑脸,即便是从那些破旧的屋子里走出来的孩子,也都带着浅浅而又羞涩的笑容。每双眼睛里,都藏着一个精彩的世界。久而久之,这座咖啡厅俨然成了公益人士的爱心博物馆。进门处,被她放置了一个公益捐款箱,门墙上贴着公益资金的一览表。她的工做得很细致,每张表格下面都贴着受助对象的照片,明明白白地写着资金使用情况。
每次余香和卫婷儿来,她身边都聚集着一大群年轻的男女,都带着仰慕的眼神,听她讲述大山里的那些故事。她的语气总是那么的平和,一点一滴娓娓道来。她的记性很好,她能够把每个孩子和家庭的细节都记得很清楚。而她最宝贵,也最骄傲的还是那些孩子给她写的信。她与那些孩子早有约定,每个孩子每个月必须给她写一封信。她一封信都回得很仔细,也很用情。“我从不奢求他们给予我任何回报,我只希望他们能一个接一个的把这件事情做下去。我帮助了他们,将来再由他们去帮助别人。”
“我现在有211个孩子,大的孩子已经开始工,小的孩子还在读一年级。我不要求他们像我一样,一定要去帮扶某个人,但我要求他们每个月至少做一件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哪怕是到社区当一回义工也行。”
“你打算这么一直做下去”
向燕燕伸了神疲劳的腰肢,咯咯一笑。“不知道,也许等到我走不动了,或者我觉得我自己该退休了,就该由我的孩子们来做了。”
卫婷儿不由地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她却一把拍开道,我没你想的那么高尚,我不过是在给自己找个理由赎罪。说到这里,她几度哽咽,也只有在余香和卫婷儿这些闺蜜面前,她才能毫无顾忌地吐露她内心的柔弱。“我真的过得很累,很累这种累,你和余香是无法体会的一个女人孤独习惯了,很难,很难再回头”
“诶,给我一支烟吧在孩子们面前我是不敢抽烟,怕带坏他们与他们相处,很多事情都要思量再三,不然的话,就会适得其反。”
接过卫婷儿递给她的烟,她划燃一根火柴,透过火柴的火焰,她那双猩红的眼眶,滴滴答答地掉着眼泪。
卫婷儿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怎么去劝她。她身上背负了太过的东西,她无法替她担负,只能默默地陪着她掉眼泪。窗外的翠鸟扑腾着划过水面,那一层层荡起的涟漪,宛如她们人生的波澜。看似平淡无奇,却又暗流涌动。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旁人都无法替代。卫婷儿始终相信母亲常常说的那些话,人生来就不是来享福的,而是来受苦的。都说男人比女人活得更苦,其实又有几个男人真正懂得女人心中的苦闷。
等到天色暗淡下来,黑夜再次笼罩着夜空,城市里点亮霓虹,站在门口,看着卫婷儿开着车,逐渐地隐入到车流之中。她才落寞地摇了摇头,暗自叹息道,女人,没有家庭又怎么能够称为女人呢
重新回到咖啡厅里,她朝吧台上的带班经理摆了摆手道,“晚上的生意就交给你了,10点半过后就关了吧钱是挣不完的明早按时来上班就行”
她简单地收拾好自己的提包,把孩子们的相册装了一套放在包里,围上纱巾,就着夜色,独自走出咖啡厅,慢慢地走在黑夜的灯光下。她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和生活,只有走在黑夜里,她才能发现她内心藏着的渴望。
越是靠近家,她的步子越发走得缓慢。
她害怕那个孤零零地小楼,尽管楼上楼下都住着人,也都亮着灯,甚至不少时候还传来夫妻吵架和孩子吵闹的声音,但她却觉得那是一座囚禁她欲望的牢笼。空荡荡的屋子,冰凉冰凉的灯光,世界空无一人,唯有她还在苟延残喘。
第三百一十五章逮着个蛤蟆把尿都要挤出来
何兴旺站在被蒲草疯长的田坎上,嘴里巴巴地嚼着一根茅草。每到雨后的时节,茅草都长出了嫩芽,揪下一根,扒光略微刺手的叶子,嚼着口里,比嚼口香糖还有甜味。口中的茅草嚼上一阵子,他啪的一声吐在水塘子里,溅起一小团的涟漪。他看着那团涟漪,心里有些慌,又连忙嚼了第二根。
嚼茅草这个习惯,是他们家一直传来的。他死去多年的老爸,每回带着耕牛转田坎的时候,都喜欢这么嚼上几根,嘴里带着几分甜味,心里才踏实。而他最兴盛的时候,还是他饥一顿饱一顿的时候。那时候,他看着人家吃白米饭,而自己喝米粥,闲来无事总喜欢嚼上几根,也算是打打牙祭。
这些年,跟着何大海翻了身,挣到了钱,讨上了村里青年男子心欠欠的大学女毕业生,有了面子和底气,嚼茅草的习惯因为唐悦喜欢嚼口香糖,而逐渐地变得有些生疏。
他心里越嚼,越不是过去那般味道。
他心里愁,一脸的疙瘩。这些年,遇到事情的时候,他才会想起他还有这个习惯。何大山在村委会上,给他安排了一个苦差事:搞垃圾分类。
垃圾,就是垃圾啊还分啥子类过去都是撮到阳沟里,埋了了事,当成农家肥在使,是种菜养苗的好料。至于像酒瓶子、纸壳子之类无法进行土壤消化的,都有转乡的废品收购人员来进村收购,卖点零花钱。后来,何大海在村里搞起了新村建设,在村里安置了垃圾堆放点,由镇上的垃圾车收集转运到县上的垃圾处理厂。
镇上的废品收购站,也变成了可再生能源回收点,挂上了一块绿色的牌子。但都搞的是定点收购,收购的也大都是镇上的废旧物品。鲜有车辆进村来收。村民们也就习惯了,把各种垃圾都一股脑地扔到垃圾堆放点,由镇上的转运车,一股脑地拉走,既省事又省心。
这回,县上要搞垃圾分类治理示范,何大山从余香那里争取到了示范指标。任务却一股脑地交给了他,理由极其简单:因为他过去卖过废品,懂得分类处置。
他巴巴地嚼了几个茅草,心里毛火火的,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因为是我过去捡垃圾,所以我懂垃圾这不是骂人吗狗日的”
他踢了一脚田坎上的石块,疼得要死,呲着牙更加不是滋味。
何大山把任务分配给了他,倒也没有含糊,找来了几个推土机,将村上的垃圾堆放点一股脑地全都推没了,挨家挨户地安装了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何大山摆了摆手,叉着腰,朝他嘿嘿笑道,兴旺哥,这些桶上的标志,写得很清楚,哪个桶里放哪种你呢,下来立马抓落实,让每家每户都要分类放置“狗日的,你还不如让我去搬石头”
“我不管怎么教育,怎么引导,怎么分类你是专家你比我懂”
“你给我爬嘛穷的时候,我是讨口要饭捡垃圾的,现在日子好,倒成了狗屁的垃圾专家有你这么埋汰人的吗”
何大山当起了甩手掌柜,他现在是村委委员,接到任务只能咬着牙,去琢磨怎么来完成。
唐悦倒是给他出过主意,先从村小搞起,大手牵小手来进行引导。但这个办法好是好,但见效太慢。等到孩子们把大人们教会,黄花菜都凉了。还示范,示范个屁但凡有点脑子的,都会想到这个俭省的办法。鲜家嘴要搞示范,单凭这么来搞,肯定不行。要做不出个样子来,以何大山现在的狗熊脾气还不得扒了他的皮。
何凤山倒是觉得这事不是个事儿,有村规民约,把垃圾分类纳入村级乡风文明来考评不就得行了。这个办法能执行,但村民们骂娘的不少。“狗日的何兴旺,没球事变着花的整人扔个垃圾,出门还得捯饬好几回”
明面上大家都在执行,但暗地里都图手快,白天不敢明目张胆,晚上偷偷地乱扔。弄得村上的保洁人员,怨声载道。
他思来想去,嘴里的茅草,嚼了又嚼。
无奈之下,他只得揣了一包好烟,跑到镇上的可再生能源回收点取经。这些年,镇上可再生能源回收点的生意远不如前,能收的都是镇上的,收不来的都在乡里,巴巴地看着钱没人挣,都一股脑地让给了垃圾处理厂进行填埋。
回收点的老板,还是过去他常常去讨生活的那俩爷子。过去收得多,钱也挣得多,不但在镇上盖上了四层小楼,还买了一辆农用车,专门来转卖回旧物品。过去收来的废品,满大街地堆,都没有人管。但现在镇上有城管,每天管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他房前屋后废品堆放的问题。时不时地还要挨上几张罚单。
“何总啥子风把你吹来了哦”老板的儿子,见他走进门来,连忙迎了出来。这些年,何兴旺在镇上搞了不少的工程,他们也跟着挣钱,收了不少的工程回旧物品。村里安置了分类垃圾桶,镇上的垃圾转运车就只是转运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而对那些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物品便堆得满满的。无处再堆。他便想着,让他们自己开车去免费拉。
跟着他去了一趟村里,老板的儿子便不住地摇脑袋。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物还是太杂,太乱,他们清理起来太麻烦。免费的都不想要。“这样不行啊,我们太背工把你们村能卖钱的选出来,我们这一天啥也干不成”
何兴旺好说歹说,给每吨补贴400块钱,人家才愿意一个月来一回。一个月来一回,每回都弄得毛毛躁躁,尽捡面上好捡的,捡不了的还是给他堆在那里。何大山劈头盖面地把他骂了一顿:这就是你的示范经验狗屁要是都用花钱能办的事情,我还让你来干
何兴旺老脸红成了猴屁股。村民们都在看他的笑话,他的心里也拔凉拔凉的。
回到镇上,唐悦让他去镇上的智慧家居体验馆,买一个智能遥控器。走进智慧家居馆,店里在搞以旧换新,老旧电视机、冰箱、空调可以用来置换智能电子产品。
他拿着智能遥控器,愣愣地有些发蒙。待弄明白了人家的营销策略,他脑袋瓜子灵光一闪:这不是借村民们爱占便宜的心理搞销售吗哎呦喂,我咋个没有想到呢
他猛地一拍脑瓜子,慌忙给了钱,连忙跑回了村委会。一脚踢开何大山办公室的门,惊爪爪地说道,大山,我想到办法了“啥办法”何大山也很头疼,垃圾分类的事情,迟迟打不开局面,他没法跟余香和镇上交代。
“咱们可以学镇上智慧家居馆那一套,咱们在村里也搞一个垃圾分类家居馆,用废旧物品来置换生活物品”
何大山愣了一下,猛地一拍桌子,“对啊咱们可以跟回收站和超市建立合关系,把补贴都用在分类回收上”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村里建起了一座垃圾分类家居馆。村民们把农药包装袋、塑料瓶、废旧电池等各类垃圾兑换积分,随着积分的累积,村民们可换取牙刷、洗衣粉、脸盆等日用品。
试运行了一个月,原本何大山以为要亏钱进去,他也打定了主意即使亏一点钱,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这个办法能够调动村民们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能够养成习惯。花点钱也值得。
鲜家嘴村人口多,产业也多,每天有五六吨的垃圾需要处置。垃圾分类之后,有毒有害垃圾减少了一半,省下来的转运费和置换物品的差价,不但解决了两个就业,还小赚了一笔,虽然只有几千块钱,但何兴旺却长长地松了口气。
何大山高兴地捶了他一拳,“专家就是专家过去没有白捡垃圾,值”
“值个屁差点没被人骂死以后少给我安排这些事”
“嘿嘿,还早着呢垃圾分类家居馆只是第一步,我也算是想明白了,这些主意虽然能够治本,但长远看,我们还得上一些配套设备才行,比如无害化废料处置设备,厨余处理设备,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