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上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梦琪小说mengqi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鲁铁匠小心翼翼的给方翰韬呈上了钢锭样品,并禀告工作进度。旁边的张诜也喜气洋洋,之前的天天板着的死妈脸也不见了,一扫多日阴霾,欣喜的向方翰韬说道。
“府判高见,所提的法子果然厉害无比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此一来,可见这新式炼钢炉,算是成了!咱们可以以此炉为定制,在铁监大批建炉,迅速炼出大批钢料,下官之前也约好了同乡福建路的商贾们,也好将其售卖与他们。现在县衙钱酿吃紧了……府判,下令再建炉吧。”
“府判,动手吧。”鲁铁匠也在旁边附和道。但与众人乐观情绪相比,方翰韬的眉头紧皱,断然否决。“不行,眼下的炉子实验还没做完。”
众人一愣。
“你们别忘了,当时蒋杨二位检踏为何说巨炉不行吗?就是因为巨炉冶炼时日一长,就会出现塌炉的情况,
眼下才刚炼完第一炉,后续压力测试工作还没有开展呢,要看看实验结果,方才能下定论。”方朝韬沉着的说道
“况且眼下这个巨炉只是雏形,很多地方,比如风箱之类,就很草率,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只是一个实验品,不能作为大规模扩大化生产的型号来使用,还是需要根据表现运行情况,进行对应的实验和改进,才能最终定型。”
“那我让兄弟们再多坚持坚持,这边盯着炉子,那边建新炉,一起干。”鲁铁匠很激动,对方翰韬拍胸脯表示要加班加点,争取让高炉实验工作早日完成。
但方朝韬看着眼前带着黑眼圈,满眼血丝,亢奋不已的鲁铁匠,心中一叹,“老鲁,不是本官不信你,你这边人手还是不足,这都多长时间没休息了。疲劳工作对安全生产有着很大影响的。不能再给你们肩上添担子了。人手还是不足啊……”
方翰韬当即否决了鲁铁匠的加班请求,最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让蒋杨二位检踏,领着他们的人一起上吧,他们经验丰富老到,再加上之前对高炉崩塌之事见得比较多,替你们换班,监察这新高炉的状况,当安全监理,给这新高炉挑挑毛病。”
方翰韬如此安排。
现在铁监这里人手确实很紧缺,方翰韬心里想道,而且工作士气也有点不好,因为这个新高炉一出,左倾置进,盲目乐观的思想浓厚,这可对后续试验不利。
而且研发和测试这两个活不能安排给同一组人做,这一点基本的道理,方翰韬还是懂的,测试就是要挑毛病,这样才能找出问题,而鲁铁匠他们,因为立场问题,测试过程就不会很客观。
而眼下经验最丰富,最合适的人选,无疑就是先前曾经提出过反对意见的蒋杨二人了。
毕竟他们对高炉崩塌之事见得比较多,而且在后续的压力测试过程中,方翰韬也有意让他们熟悉这新式炼钢炉的运作方式,顺便训练出操作熟练的铁匠,为后续大规模生产做准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鲁铁匠别的没听懂,一听到方府判竟然让蒋杨那俩老东西掺和进这个新炉之事,顿时有点着急,有道是无功不受禄,那俩老东西之前不出力,现在又过来给这新高炉添乱,鲁铁匠对方府判口中的什么“安全监理”不懂,但是大致意思是懂的。
自己做的高炉,怎么可能会有问题?这可是自己的希望所在,出人头地,就靠它了。怎么能让那俩老头接着拆台,诬蔑自己的心血来了!
正说话间,鲁铁匠忽然听到旁边有个声音弱弱的问道,“府判,若是我们这什么‘安全监理’当得好,府判你看能不能……”
鲁铁匠转头一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正说到蒋杨两个老东西,没想到他俩人就来了。真是厚颜无耻,见现在有成果了,便来摘桃子了。
“能如何?”方朝韬见蒋杨两个检踏钻出人群,果然来找自己,笑着如此问道。
“能不能,教一教小老儿关于这高炉的筑造之法。”杨检踏厚着脸皮,嗫嚅着向方翰韬请求说道。“果然无耻。老而不死是为贼。”一听杨检踏提出这么不要脸的要求,鲁铁匠直接骂出声了,众人看向他俩
的眼光也颇为不屑。
当时说风凉话的时候,你俩可不是这个样子,方府判让你俩能参与到这个项目,已经是大人有大量了,怎么可能还亲自教你这炉子怎么做的呢?
想当初方府判问你们耐火泥是怎么做的,你俩藏的跟个宝一样,都不肯告诉方府判,如今怎么好意思向方府判请教高炉这么高深的技木呢?
要知道,人家苏州那边铁匠,把灌钢法这技木都藏得死死的,一点不教给外人,如视珍宝,何况这个比灌钢法厉害百倍的新式高炉呢?
这可是大金山啊,谁会把这种大金山随便送给人呢?何况还是你们俩这拆过台子有前科的。鲁铁匠心中不屑的想到。
但谁知,上首的方翰韬看着眼前这两位之前跟自己甩脸色的人,反而不以为意,抚掌笑着说道。“好啊,想学,我教给你们就是了。但你们先把这‘安全监理”的工作做好,盯得死死的,不能马虎,有一点问题和不寻常的现象,都要及时反馈。我要进行跟踪记录,好后续进行调整。”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
第十九章营造从诫入梦溪(上)
正午时分,窗外烈日高悬,热浪滚滚,远处时不时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噪响异常。
铁监厅舍内,方翰韬躺在竹榻之上,旁边雪若柔软的手指遍拂他头上的各个穴位,轻轻的揉着。他紧绷的身体也放松下来,不一会,呼吸便变得细微而绵长,眼皮子都开始打架了。
临睡着前,嘴里嘟囔道,“有人来的话……记得叫我。”说罢,便沉沉的睡着了。
雪若轻嗯一声,小心翼翼的把手从他头上挪开,拿起旁边的纨扇,轻轻摇动,伴随着一缕缕柔风拂面,方朝韬便沉沉的睡去了。
这段时间方翰韬实在是累惨了,加班加到麻木。
又是研究炼钢,又是工地打灰,又是指导着铁匠们建造新炉,还管着他们吃喝拉撒睡。生化建材,四大天坑,方翰韬算是除了生物,其他三个强度全部拉满了。
虽然有张诜给他打下手,奈何小张是技木一点不懂,只能帮方翰韬分担一部分后勤组织工作。关键部分技水调整攻关难题,那就只能由方翰韬撸起袖子亲自上了。
铁匠们冶铁炼钢的生产环境十分艰辛,大夏天熬在炉子旁,长时间熬下来,谁也顶不住。
在加上因为造的新炉,上上下下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他,再加上方翰韬虽然很懂冶金材料学原理,但他奈何不懂此时的大宋铁匠们,往往在和这些匠人们沟通之时,沟通效率极低,花费大量精力投入到开会上面,精神十分煎熬。
九其肩上的责任担子很重,常州那边州府烂摊子和转运司,禁军糟心事;无锡县这里苦一苦百姓收来的免役钱,算是把宝都压在这上面了,就指望这新炼钢炉能成功。
可以说的上是身心俱疲,压力强度比996的社畜还惨。
到后面方翰韬是强撑着等到了开炉炼钢,在安排好后续工作之后,让蒋杨二人盯着高炉运转之后,便实在绷不住,回去休息了。
只可惜没休息多久,便有人打搅清梦。
“府判,高炉这几天运转无碍……”
雪若一看,原来是蒋杨两位检踏前来报告消息,她深知高炉情况对于自家官人十分重要,不敢急慢,便立刻把方翰韬叫醒。
见是高炉之事,方翰韬也不敢拖沓,起来后搓了搓脸,强撑着满是血丝的眼睛,郑重的问道,”仔细把情况说说,平日里遇到的情况,你们都按照我的吩咐记下了吧?”
蒋杨二人急忙点了点头,说严格贯彻落实方府判关于炼钢生产工作指示,安排底下的铁匠们纷纷上手实操这个新式炼钢炉,如今大致搞清楚了如何运作,操作步骤也都熟练了,开始稳定出钢。
杨检踏又补充道,按照他的经验,以往徐州利国监那里,造的类似的这种巨型高炉,大部分都是建好后,一般运转个三四天,就会出现坍塌现象。而眼下的这个新巨型炼钢炉,如今运转了五天,依旧良好,算是渡过了危险期,这段时间都不塌了,后面基本上就稳定了。
依照杨检踏的经验和判断,方翰韬设计的这个高炉算是解决了以往巨型高炉易崩塌的生产难题!实验成功了,方翰韬心中略微松了一口气。“那高炉在运转的时候,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蒋杨二人互相看了看,还是蒋检踏小心翼翼的说道。“府判这个炉确实非常犀利,完美无缺,只不过……”“你放心说,我不会怪罪你们。”方翰韬笑着说道。
“鼓风的劲不足,”蒋检踏斟酌着字句说道,”毕竟烧得是石炭,石炭要的风劲比木炭大很多,才能烧得起来。而且这炉也大,需要的风也多,炉里的钢才能炒起来。光是人来拉风植,实乃不足……”
方翰韬点了点头,风箱这个遗留问题他也知道。
但是还没完,蒋检踏又反馈了有炉底被腐蚀,搅炼速度太慢等问题,可能会导致后面炼铁炉减产,不过方翰韬大概都知道是啥原因导致的,也有对应解决的思路。这些技木上的,都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现在技木攻关等工作,这些铁匠他们压根看不懂自己的图纸,很多地方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跟的上自己的思路,并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总不能又让方翰韬撸起袖子亲自上吧!那他可真要累死了。
换言之,自己可以出方案,但具体实现调整,还是得有懂技木的,好沟通交流的文化人组织这些铁匠进行技木攻关实验工作。
还是缺帮手,缺技术官僚啊!
要是能有人帮忙分担自己这些工作多好啊。
跟蒋杨两人交代完事情之后,方翰韬疲惫的躺在榻上。结果刚闭上眼睛,又有人来找他了。“府判,有两位士人,带着书信,前来县衙想要拜见府判。”这一次,来的是留守在无锡县衙的胡宗愈。
这让方翰韬非常惊讶,”这两个人是谁?怎么来无锡县衙找我来了?”说着话,便结果胡宗愈递来的两封信,展开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