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转眼又是一年冬去春来。
雍凉大地,在经历了最初的阵痛与变革后,如同破茧的蝴蝶,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活力与韧性。
秘密工坊的烟囱日夜不停地喷吐着象征工业力量的烟雾。
高炉内铁水奔流,炒钢炉旁锤声震天。
标准化生产的理念深入人心,流水线作业的效率日益提高。
一箱箱崭新的、规格统一、质量上乘的军械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锋利的钢刀,坚固的铁甲,射程更远的强弩,以及……那些威力惊人的火器。
手榴弹的产量稳步提升,已经开始小规模装备到精锐部队。
地雷的制造工艺也日趋成熟,成为了边防要塞和伏击战中的秘密武器。
火炮的铸造虽然依旧困难重重,成功率不高,但几门经过反复试验、性能相对稳定的青铜碗口铳和小型铁炮,已经交付给了王虎的火器营。
平西军的武库,从未如此充实过。
雍州大营的校场上。
数万名平西军将士正在进行着日常操练。
他们的队列更加整齐,步伐更加沉稳。
身上穿着的,是工坊新制的铁甲,手中握着的,是闪烁着寒光的钢刀长枪。
与一年前相比,这支军队的精神面貌和装备水平,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火器营的训练场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
士兵们操作火枪和火炮的动作日益娴熟,虽然事故偶有发生,但整体的战斗素养和协同能力,都在稳步提升。
王虎正带着几名教官,研究着林羽新提出的“步炮协同”战术图。
镇北关外,曾经肆虐的匈奴骑兵早已销声匿迹。
偶尔有零星的游骑靠近,也会被边防部队凌厉的箭雨和偶尔显威的“神火”吓退。
西夏边境,虽然依旧有小规模的摩擦,但平平西军凭借精良的装备和严明的纪律,总能以极小的代价让对手吃亏。
那些曾经嚣张的西夏边军,如今在遭遇平西军的巡逻队时,都会下意识地避让,眼中充满了忌惮。
雍凉的安定与富足,并非仅仅体现在军力之上。
田野间,丰收的景象已是常态。
渠道纵横,水库蓄水,改良的农具和耕作方法,让粮食产量连年攀升。
府库充盈,百姓温饱,甚至有了余力进行更大规模的贸易。
平西票号的信誉坚如磐石,票据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商队往来不绝,城镇规模日益扩大,新的居民区不断涌现。
来自周边的流民和百姓,听说雍凉的安定,纷纷前来投奔。
他们分到了土地,找到了工作,成为了雍凉发展的新力量。
平西学堂培养出的新型官员,凭借着实用知识和务实作风,让各项政令得以顺畅执行。
他们办事高效,不贪污,深得民心。
整个雍凉,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平西侯府,书房内。
林羽端坐在宽大的书案后,手中拿着李瑶刚刚送来的情报汇总。
北魏皇帝耶律兴,正在加固边境防御,似乎对南下变得更加谨慎。
匈奴单于朵沙,在经历了镇北关的惨败后,元气大伤,正忙于整合部落,短时间内无力南侵。
小说推荐:《泼刀行》【火趣阁】【八一中文网】《上流玩法》《独家报道》【盘锦大有小说】【星空职业者小说网】《万亿军火之王》《黄昏分界》【科技流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