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琪小说

第84节(第1/2页)

梦琪小说【mengqixs.com】第一时间更新《北宋社畜浮沉录》最新章节。

谢孔目迟疑不语。万孔目这番话倒是不假,王知州和方府判之所以能干掉周参军和刘参军,那是因为确实在州府里面抓到了罪证,这才把他俩拿下。

但是周参军和刘参军的把柄破绽,当时也是谢孔目他们有意留在州府里的,就备着哪天上官要追查,把这两个官员扔出去当替死鬼。

而且现在州府里的罪责全让这俩官员背了,他们胥吏自己倒是择的干干净净,州府里还真不怕方府判查出什么明显的罪证。

“州府我不担心,我担心的是南禅寺无锡那边,还有宜兴县的官田。”谢孔目说道。

“张诜现在是方小贼手底下头号疯狗,鼓动的着那些佃农追着南禅寺在后面咬。而司马旦那里也不好惹,宜兴县咱们插不进去脚,占的那些官田,还是超着司马旦被流民绊住脚后,才能成事的,手尾根本来不及盖。就怕方小贼和司马旦,张诜三个人合流,咱们就真没戏唱了。”

“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张诜那里案子那么多,够他查到秋天去了。司马旦那块流民都安置不过来呢,何况他一个积年老官僚,堂堂的京官,资序那么高,心高气傲,古板君子,怎么可能跟张诜一样,轻易和方小贼联手呢?”万孔目自信的说道,手一握。

“等秋税一起,咱们这么多人对付方府判一个人,优势在我!”其他胥吏们纷纷附和万孔目。

“但愿如此吧,”商议了半天,看大家都觉方府判闹不出什么风波,谢孔目悬着的心又放了下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吃完宴席,便各自回家了。

谢孔目也是如此。

这段时间他心神俱疲,南禅寺那里自家儿子破抓,现在州府里又是满城谣言乱传,前两天还有一些和尚和道士上门,说自己家风水不好,德业不修,才会有此灾祸,儿子进了监狱。

说是自己要不忏悔冤孽,去官衙认罪,再这么执迷不悟下去,后面还会有更大的报应等着自己。

不过谢孔目一向不信鬼神,对此嗤之以鼻,有钱能使鬼推磨,多年官府为吏的生涯让他坚信,只要有钱,什么事情都能办的到,谁都能和他成为坚定的朋友。

连堂堂转运使元绛和禁军的许冈都能和自己合谋搞铁冶武备之事,设下陷阱,让赫赫有名的王安石和方神童都吃了自己的下马威。

就算是无锡张乖崖,在钱财面前,这不照样手下留情,把自家儿子放了出来了吗?只要有钱有权,他甚至能让别人心甘情愿的替他杀人。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这是他的成功经验和人生信条,也是他的生存哲学,只要坚持这个,谁也无法击败他。等明天叔公把儿子接出来,一家人团聚,他还要顺便和叔公请教后续该怎么办,该如何和方小贼继续斗。

想着这些事,谢孔目走在路上,忽然听到州府谯楼处传来悠扬的晚钟之声,响彻夕阳余晖之下。

回到家中,为了明面上好看避祸,公吏的家中一般都装修寒酸,不敢摆阔气,他家中也是一般,钱财全寄存在南禅寺里。

家里比较简朴,东西不多,桌子上向来只有一盏油灯,还有……一封文书。

谢孔目有点吃惊,他记得临出门时候,桌子上分明没有这个,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随即拆开一看,顿时汗流浃背。

这是一封认罪诉状,也是一封遗书。

上面是自首关于贫污府库钱财运往南禅寺,还有在宜兴县贫污抱占官田的一系列事情,另外还供述其他胥吏的犯罪之事,说自己自知罪孽难逃,愧对家国,无颜苟活于世。

再看文书上的字迹,和自己的寻常的字迹十分相似,而底下的落款,赫然也是自己的名字。

谢孔目猛地扔下这封遗书,但还没来得及有别的动作,一个麻绳,悄无声息的从后面缠上勒住了他肥厚的脖子。

第四十六章民之闻者源源来

“听说了吗?常州最新的大新闻,谢孔目竟然在家畏罪上吊自杀了!死后留下遗书,对自己在州府舞弊贫渎罪名供认不讳,王知州大怒,把州府公吏相干人等全部抓了起来,等待提审。”

“不对啊,不是说州府这里面没有人手了吗?怎么还能轻易起这般大案?”

“好像是宜兴县知县司马旦,领着他手底下的人入驻州府,补齐了人手,协助王知州断案。说来也奇怪,不是说宜兴县的流民很多,司马知县都忙的焦头烂额了吗,怎么会这么快腾出功夫了?”

“还有呢还有呢,南禅寺的谢知院,领着他的侄孙两人,前不久也被发现都淹死在横林镇的河边,据无锡县

衙那里人勘察现场得出的结论,好像是过河的时候踩空了,两人残的残,老的老,挣扎不能,俱皆溺水而亡。”“啧啧,谢孔目这一家,算是家破人亡了。还真验了之前的传言,多行不义必自毙。不过这死法也未免太蹊跷了吧?”

“噤声!这是咱们能说得?不过他家里到底冤不冤,根本没人管。方府判那边说是要把他的家财分给谢家远方族中的父老乡里。现在他们家连苦主都没有,都笑嘻嘻的准备分钱呢。”

这可是常州十几年来,最劲爆的新闻。

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州府的胥吏们盘根错节,尤其是这两年常州的知州通判走马观灯一般的换,州权空悬,这些胥吏们牢牢把控着常州官府,作威作福。

他们才是常州真正的主人和掌权者。但是如今领头的胥吏魁首谢孔目一家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没了,其他的胥吏们群龙无首,也被知州王安石和宜兴县知县司马旦,无锡县令张诜联手一网打尽。

一夜醒来,常州百姓惊讶的发现,变天了。

茶肆酒楼,大街小巷,上至富民士人,下到引车卖浆之流,都在热议这个重磅消息。连一墙之隔的州府内,新成立的算学学堂外,在此聚集,准备开学上课的学员们也是议论纷纷。

刘老丈在人群中静静的听着,倒是身边的朱源祥却是振奋不已,和身边的人讨论这件事。他前两天刚刚在无锡县衙和南禅寺的和尚们打完官司。

没了胥吏们在后面撑腰,谢知院也莫名其妙走路淹死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躺在床上养病的大德上师和他的子弟,也顺势夺权。

外面有官司缠身,内有两派人内斗。南禅寺早已乱成了一团,没了主心骨,成了软蛋,很多拖延日久的案件,也有了突破性进展。

经过无锡县令张诜秉公断案,依法审判,南禅寺发放的高利贷利息过高,而且重复取息,是驴打滚高利贷。违反了太宗于太平兴国年间发布的“令富民出息钱不得过倍称,”的规定,天知道张诜从哪个故纸堆里翻出了这个老黄历,还有《宋律刑统》中“民负息钱,无得逼取庄土、牛畜以偿”,这两项法条。

故此高利贷无效,不仅负债的百姓不用继续还,而且南禅寺还要将多余违法所得,归还给欠债之人。

包括朱源祥一家在内,很多欠南禅寺质库高利贷的百姓,都得到了赔偿。朱源祥家里背负多年的大山包秋,也彻底甩开,家里负债终于没了,后顾无忧。

于是朱源祥也就和刘老丈一起,报名参加了常州州府举办的第一期算学培训班。

今天正是开学的日子,州府之中,在新成立的算学学堂门外,悬挂着“精算明计”的匾额之下,聚集着一百六十多名学员。

人数之多,出乎之前方翰韬的意料,他实在是没想到算学学堂这么积极踊跃,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前来报名。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无锡和宜兴两县的人,还有从外地逃难而来的流民们,都是被方翰韬的学堂优厚补助待遇吸引来的,他们也对方翰韬很信任,觉得方府判说话算话。常州其他三县的百姓可能对方府判不熟,觉得他和寻常大宋官僚一样,根本没信用,出尔反尔。

但是这两县不同。毕竟方府判在无锡县办铁监,在宜兴县招揽流民,两县的百姓跟方府判打交道多了,方府判每次承诺发工资,发钱粮福利,初看让百姓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每次都是说到做到,根本不赖账,信用水平很高,再加上最近帮助百姓伸冤和南禅寺打官司,在百姓心目中颇有威信。

再加上学堂教的算学,不是那些虚头巴脑的经义,这些东西对平常生活,打理自家产业来讲很是实用,因此很受两县的中产门户,小地主们欢迎。

虽然现在正是夏秋农忙时节,但基本上,两县各家都把家里年轻,识字且不是主要劳动力的子弟,都打发到这里,来跟方府判学算学了。

这些家庭的人虽都是寒门素户,但是家里条件尚可,因此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毕竟学习也是要成本家里经济支持的。

只不过想要读书卷科举,又卷不过其余书香门第的子弟,又不是每家都能像曾巩家那样,有万卷藏书,底蕴深厚,属于是上不上,下不下的中产阶级这一层。

科举每年中进士,一州就那么几个人,其他人全陪跑。

这辈子算是跟科举无缘,等年纪大了一点,过了蒙学胡乱读了两本书,识一些字后,也就不再上学,开始帮家里干活了。

而方府判这成立的算学学堂,刚刚好满足他们的教官需求,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缺,再加上待遇很不错,算是一拍即合。

毕竟这玩意,还真没有私塾先生来教,都是给什么商人打工,由账房老先生师傅带徒弟那么手把手的带,而且当学徒也不容易,前几年纯纯白打工,名为学徒,实为仆人。

几年也学不出来啥东西,哪里有方府判这里条件这么好,不仅不收学费,还发补助,专门来教呢。

甚至还有一些穷苦家庭,家里人口太多,存粮不鸣,就大起胆子把自家半大小子打发到方府判这里来蹭吃蹭喝,美其名曰学东西。

毕竟算学学堂这里管吃管住,还有额外生活补助,他们也可以减轻家庭经济生活压力,方翰韬哭笑不得之余,也没有斥责这些穷苦老百姓,而是笑着把这些十一二岁的小朋友收下了。

反正数量也不多,毕竟敢头一回吃螃蟹的人还是少数,这些小孩他这里也能养得起,就全当是搞慈善赢民心,博名声,千金市马骨的面子工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死亡游乐场乐在首尔魔法大陆创世记枫山五剑仙口袋萝莉远坂家的叛逆(ABO)阳澄湖帝王丹青曲重生之娱乐大宗师网游之少林德鲁伊熊猴子的作死日常真综漫无双文娱高手银色终焉西游往生录恋爱吧死妹控大唐逐鹿风云韩娱之透视未来三界魂行兵王鸿飞拳皇异界召唤幕末生活笔记我才不萌双马尾逆天武仙异能古董商学园都市的御坂姐姐五年修道三年穿越大炼师重生赛罗奥特曼游戏角色道士之娱乐南韩超级附身明美胡俊的世界笑傲江湖之大漠狂刀韩娱之马斯克一头凶残大恶龙的幸福生活魔法老师同人之不存在的人回档一生妾宠